近20年來,我國陶瓷工業飛速發展,產量連年增長,出口量不斷增多,我國已成為世界上****的陶瓷生產國、出口國。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,2010年,我國衛生陶瓷的產量已達 1.77 億件,占世界產量的40%,出口量5420萬件,占產量的30%;日用陶瓷產量已達到271億件,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7%;陶瓷磚產量達78億平米,占世界產量的70%.但是我們再看看售價,2010年,衛生瓷出口平均單價為14.39美元,而進口平均單價為 94.66美元,出口價格僅為進口價的1/6;日用瓷單件出口均價為34.62美分,而進口日用瓷單價高達4.90美元,出口價格僅為進口價的1/10;陶瓷磚出口平均單價僅為4.53美元/平米,而進口平均單價為18.45美元/平米,出口價僅相當于進口價的1/4.其它的陶瓷品種和其它行業的產品也有類似情況。
生產量大,出口量大,但出口賣價低,這是我們陶瓷行業面臨的現實,也是我國出口產品存在的普遍現象。為什么我們的產品出口售價低?有些人往往認為我們的產品質量不行。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。我們的產品質量果真不行嗎?非全是也。經過多年的發展,我國陶瓷產品的質量普遍提高,達到了一定的質量水準。否則,國外客商不會到我們這里來加工定貨,來定貨證明我們的產品滿足其質量標準要求。盡管我們的產品質量還行,達到客戶標準,但質量還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。我們有些陶瓷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穩定,優等品率還較低。按照客商定貨質量標準要求,初次出窯優等品率僅有50%左右(僅有50%能滿足客商走貨優等品質量標準要求)。但企業采取一定的措施,通過重燒處理后可達到80%左右;或者通過多上線(攤),增加產量,能按時滿足走貨要求。
我們消耗掉大量的資源、能源,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產生大量的廢棄物,換來的是產品售價低。同時,由于出口產品價格低,又頻頻遭到世界多個國家的反傾銷制裁。近期,歐盟對我國出口的陶瓷產品征收最高達69.7%的反傾銷稅,執行期到2016年。此前,阿根廷、韓國、秘魯等國也對我國陶瓷產品征收了不同稅率的反傾銷稅。筆者有時冥思苦想不得其解。我們出口產品價格低,本來有利于出口目的地國家人民的生活,但卻遭受反傾銷的指控。為什么我們不提高產品的出口售價呢?生產廠家怕提高價格導致銷售不暢,怕丟掉了市場。其實,客商或中間商是不怕價格低的,這樣他們獲利才多。而對陶瓷出口目的地國家,作出反傾銷調查,是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的利益。這真是令人很糾結的事情。
我國陶瓷產品出口售價低,概而言之,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:
1 、國內陶瓷企業多,市場競爭激烈,為了爭奪有限的出口市場資源,竟相壓低價格,導致整個行業出口產品售價低。
2 、多數企業沒有品牌,或者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譽度低,故品牌價值低,市場占有率低。缺少知名品牌,尤其是國際知名品牌,直接導致產品售價低。
3、一些企業的產品設計水平差,整體配套水平低,釉面質量、規整度欠佳,導致產品質量檔次水平低,只能進入中低檔市場,這決定了售價低;
4、多年來做OEM加工,沒有掌控終端市場,也就沒有定價話語權。按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的6+1(產業鏈)理論所言,國內一些賺取可憐血汗錢的 OEM代工企業僅占據了產業鏈的"1",就是說處于利潤最低端的"生產制造";而處于整個產業鏈利潤高端的"6",包括:產品設計、原料采購、倉儲運輸、訂單處理、批發經營、終端零售,則由外國(大公司)客商掌控。也就是說,外國(大公司)客商掌握著利潤的大頭,掌控著上下產業鏈,掌控著產品的價格。
5、世界上一些國家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歧視性態度由來已久。許多年前,外國人就認為中國生產的產品為低檔、擺地攤產品。這就從潛意識上決定了你的產品價格低。
如何提高我國陶瓷產品的售價?這是每一個業內人士所關心的問題。我們應冷靜下來進行認真反思。實際上,按正常的產品價格構成(定價)理論,【成本(生產成本+銷售成本)】+利潤=價格。但"決定商品價格的往往不是其成本,而是其價值".從而看出價值在決定價格方面的重要性。
所以,我們首要的工作是加強品牌建設,全力打造知名品牌,提升品牌價值。其次是搞好產品設計,提高產品品質,做好配套服務,提供品種齊全的產品。掌控從產品設計到終端銷售的各個環節,向處于產業鏈高端的"6"進發。再次是按照國家陶瓷行業"十二五"規劃要求,發展"三高兩自"(高附加值、高科技含量、高文化藝術性、自主知識產權、自主品牌)企業,著力加強技術創新工作,搞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。到那時,我們的產品才有提價的可能和資本。
解決之道:品牌的政策沒有始終如一的在衛浴行業確實讓經銷商見多不怪,這個跟品牌經營商的誠信有關,也跟品牌的成長階段性有關。有些品牌商"店大欺客",既定的經銷商政策朝令夕改,讓經銷商防不勝防,經銷商考慮到既有的市場資源和庫存,又不得不接受。直到走到盈虧平衡點了還要死死撐住,倍感"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".
就此,某衛浴建議經銷商們要考慮雙品牌(或多品牌)策略。從經營的風險上說,企業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,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。有了雙品牌,經銷商就能在品牌商政策改變的時候隨之調整業務方向,在商業談判上也不至于太被動。
很重要的一點,經銷商在開始選擇代理的品牌時,就要對品牌進行較全面的考察?疾炱放破髽I實力,考察經營者的品德,考察品牌的企業團隊,考察品牌的訴求等。開始容易,結束難,這是擺在經銷商面前實際問題。因此,新代理合同簽訂時要慎之又慎。
困惑四:不敢做太大,沒有"自己人"幫忙,人才無法信任。
解決之道:這個跟我們衛浴行業的發展階段有關系。衛浴經銷商有很多是白手起家,學識不高的"類文盲".開始的時候,憑借自己的熱情和汗水打拼,做事的都是"自己人",所以也沒有管理問題,也不用考慮人才問題。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后,發展的瓶頸產生了,經銷商很難突破。
如今需要"管理"了,經銷商首先要從自己腦袋開始下功夫,多多進修,并向同行先進管理方式學習。學習公司化運作,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制度。
需要記住,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不能完全相信一個人,但必須給予足夠的信任。同時懂得培養團隊,給員工前途,也讓他們有錢可圖。這樣才能讓生意越做越大,才能讓自己越做越輕松。
困惑五:想做廣告,卻苦于資金壓力,又擔心變成無效廣告而猶豫不決。
解決之道:如今的品牌誠信是基礎,廣告的推廣又是發展的有力助推器。不僅品牌要做廣告,經銷商也要考慮做推廣。某衛浴建議經銷商不必過多考慮做品牌的廣告,因為品牌價值畢竟最終還是品牌商的。但是經銷商應該在銷售渠道上大力推廣,讓本地的消費者充分認識品牌,把品牌做到消費者身邊。因為經銷商的經濟目的就是通過發展品牌賺錢,所以一切以銷量說了算。銷量是經銷商在品牌商中的****砝碼。經銷商要做的就是挖空心思提高品牌的銷售。通過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、路演活動、社區見面會等讓消費者充分認識品牌,從而做出購買行為